“快点让心平下来,平下来!”在上海周浦监狱亲情会见室里,91岁的沈阿婆一边用手轻轻地拍打着自己的胸口,一边喃喃自语。
老人紧盯着前面一扇门,她知道只要待会儿门一开启,就能见到4年未见的儿子,此时的她心情激动而又迫切,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格外漫长。
门缓缓打开,一个60岁左右的男子在管教民警的陪伴下,站在门口,他蓦然看到沈阿婆,有些惊讶,也有些发呆。他,就是沈阿婆朝思暮想的儿子徐宏(化名)。
“你认识我吗?”沈阿婆颤抖地问。
“我怎么不认识,您是我妈呀!”身穿囚服、已在狱中渡过15年铁窗的徐宏快步走过来,把老母亲紧紧地搂在了怀里,母子俩相拥而泣。
这是2月4日记者在上海周浦监狱里见到的温情一幕。春节前夕,周浦监狱特地把沈阿婆接了过来,安排了这场母子的会面,希望借助亲情的力量,进一步加强对徐宏的改造,重燃他对未来的希望。
“没教育好儿子,恨铁不成钢”
2月4日上午8点半,记者跟随周浦监狱管教民警,前往沈阿婆的居住地。在浦东的一个小区,民警摁响了沈阿婆楼下的门铃,没想到,身后一位拎着购物袋的老太轻声说:“你们找的是我吗?”民警马上认出了沈阿婆,连忙握住沈阿婆的手,说:“我们找的正是您,现在有空吗?我们带您去见儿子。”
接阿婆的路上
沈阿婆一下子激动起来,也顾不得上楼回家,直接跟着我们走了。
91岁的沈阿婆是一名离休干部,老共产党员,她耳聪目明,思路清晰,步履稳健,看上去就像70多岁老人的样子。在车上,老人说:“我从小在孤儿院长大,15岁就参军了,在部队里学nba官方博彩官网学技术,党和政府培育了我,我为了报答恩情,一辈子为国家和人民服务,到现在还在参加各项活动。”当老人说到儿子时,神态有些黯然,内心自责:“生的儿子不争气啊,没教育好,恨铁不成钢!”
沈阿婆的儿子徐宏当年到底犯了啥事呢?
2009年6月的一个凌晨,因朋友与他人在小吃店发生口角,徐宏被叫至店内,与对方再起争执,双方持刀互殴,致对方因失血过多抢救无效而死亡。徐宏也受了轻微伤,因故意伤害罪被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010年5月入狱服刑后,徐宏表现积极,努力想摘掉“无期”这顶帽子。经过他自身的改造,于2013年减为有期徒刑19年,剥夺政治权利也减为8年。后来他又减过两次刑,均为5个月,目前剩余刑期还有近8年。原先徐宏在南汇监狱服刑,2019年5月调至周浦监狱继续服刑改造。
母亲是他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徐宏之所以犯罪,和他性格冲动、意气用事的性格特征是分不开的”,周浦监狱七监区党支部书记、监区长傅蕴浩对记者说,徐宏曾经也是一名改造积极分子,表现很好。而换了改造环境后出现了迷茫和失落,加上已经服刑15年的他还有近8年的刑期,而母亲已年届90岁了,他对将来出狱后是否能见到最亲近的人感到焦虑。徐宏入狱前在社会上经常惹事,但和母亲的感情一直很好,母亲是他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入狱后他最想念的是母亲,最想见的也是母亲。
4年前,感觉后面的刑期仍很漫长的徐宏,在与母亲沈阿婆的亲情会见中流露出写遗嘱等轻生言语。其行为也表现得比较散漫,似乎有“横竖横”的倾向,并以绝食来抗拒改造。
对于这样的情况,监区民警一方面加强教育引导,另一方面则和他聊聊家常,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一段时间后,民警发现徐宏只要一聊到母亲就会触动很深,于是经常给他鼓励,“既然你那么在乎你母亲,那你不能自暴自弃,你现在的状态可不是你母亲想看到的吧”。慢慢地徐宏有了一些改变,开始进食吃饭了。
但是在二三年前,情绪波动的徐宏又试图轻生,被监狱及时发现并制止。对于徐宏这样的罪犯,监狱党委高度重视,计划联合各职能部门,分工协作,形成合力,积极寻找契机,为其改造创造有利条件,以老母亲为亲情引导的切入点,不让他在改造中掉队。
2024年春节前夕,一场专门为沈阿婆、徐宏母子安排的亲情帮教活动就这样展开了。为了给徐宏一个惊喜,这次会见前徐宏事先并不知情。
当亲情成为力量,路不再漫长
2月4日10点半,沈阿婆、徐宏这对4年未见的母子终于在亲情会见室里见面了,两人拥抱了一次不够,再次拥抱在一起。
对沈阿婆来说,儿子是她的“心病”,正因为儿子处于这样的状况,她一直苦苦支撑着,不让自己倒下;而对于徐宏来说,早日和母亲相聚已成为他的“执念”,这次的母子相聚让他特别感动。
徐宏拿起桌上的香蕉,剥了皮,给母亲半只,给自己半只,老人泪如雨下:“政府对我们真好,安排了这次会面,能让我们拥抱在一起。”徐宏很形象地举例说:“许多时候监狱里的亲情会见是没有这种待遇的,就像到香港海洋公园一样,隔着玻璃,我看你是鱼,你看我也是鱼,碰不到一起的,讲话也不方便。”
临到中午时,监区长傅蕴浩拎来一大袋饭盒,放到母子中间的桌上,菜很丰盛,有排骨、虾仁等,母子俩又抹了一把眼泪,他们没想到监狱对他们这么好!沈阿婆一边吃饭一边不断地教育儿子:“你要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回家,我们母子俩在家里团聚。”徐宏含泪点头。
会见室里,沈阿婆和儿子不断地聊着家常,谁也没打扰他们,仿佛这个世界就是他们的。老人也许见到了儿子,心情好,胃口也很好,吃了很多;而儿子不断地给母亲夹菜,看着母亲吃饭,笑容洋溢在脸上。
吃饭结束时,一向勤俭节约、生活朴素的老人看到桌上还有剩余的饭菜,坚持要打包带回家,然后母子俩站起来,又深深地拥抱在一起,久久不愿分开。
时间是短暂的,终将有一别。母子俩相互搀扶着,走出了会见室,走在长长的走廊里,而这一条路,当亲情成为力量,已经显得不再漫长,也不再孤独。
“让每一名罪犯在希望中改造”
事实上,监狱对罪犯的关注和改造是针对不同群体和个体全面针对性开展的。
从警30年的民警康伟管教经验丰富,是徐宏的主管民警。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哪怕是罪犯。作为徐宏的主管民警他注重倾听诉求,予以正确的引导,让他明白任何诉求都要在政策和制度框架下,遵规守纪是根本。
在康伟看来,对罪犯的改造有时要“借力”,像徐宏这样的情况,老母亲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平时他弟弟来接见,我们都提前和家属做好沟通,一方面让家属了解罪犯的改造表现,另一方面希望家属通过亲情的感化对罪犯改造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康伟说,有时面对自己最在乎的人,相比民警的教育更听得进“话”。
对徐宏的关心不止于此。七监区在每次周例会、犯情分析会上都会对徐宏的改造情况做专门的分析。监区的矫治团队有像康伟这样经验丰富的老法师,也有年轻有为的青年骨干民警,大家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根据他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模式制定短期和中期目标,帮助徐宏在日常改造保持良好、稳定的情绪,并为未来的改造生活树立信心。
周浦监狱表示,近几年来,上海监狱始终秉持“让每一名罪犯在希望中改造”的理念,像徐宏这样罪重刑长,身患残疾且疾病缠身的罪犯。我们要想法设法让他看到希望,既要严格公正执法,又不失关心关怀,把管理人性化体现在法律基础上,在追求公平正义的同时,不失和谐社会的温情,这正是法治的价值所在,更是监狱高质量发展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