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之间发生矛盾,要互谦互让,及时跟老师和家长沟通,通过正当途径解决,不对同学动武、动粗。同时,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增强法律意识,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4月21日,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富川中学,“法治进校园”课堂吸引了众多师生。
这是阳新县开展“法治进校园”普法宣讲活动的一个缩影。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既是平安工程,也是民生工程。近年来,阳新县委政法委联动多部门,从预防犯罪入手,法治教育全面跟进,司法保护扎实推进,筑牢未成年人法治防线,护航青春成长。
织密“防保矫”三网
筑牢法治屏障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花朵,需要精心培育和呵护。阳新县司法局立足司法行政职能,紧扣“三个聚焦”,构建起“预防-保护-矫治”的全链条防护体系,为未成年人成长保驾护航。
普法先行,将青少年列为重点普法对象,该局联合多部门推动法治教育进课堂,实现全县221个学校及教学点法治副校长全覆盖。2024年,阳新县已开展“法治进校园”普法宣讲活动500余场,覆盖率100%,让法治观念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法援护航,为未成年人申请法律援助开辟“绿色通道”,免予经济困难审查,简化程序,注重隐私保护,加强部门沟通协作,全链条守护成长权益。2024年,阳新县法律援助中心援助未成年人近七十人,刑事案件法律援助全覆盖,为他们撑起法律保护伞。
2024年7月,未成年人小刘因触犯刑法被县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两个月,缓刑两年,并处罚金。县司法局了解到其还在上学后,专程到其就读学校进行沟通协调,帮助小刘重返学校。
“谢谢你们让我继续完成学业。我一定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认真学习,改过自新。”小刘眼含热泪地说道。
矫治重塑,对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加强心理疏导,保障就学权益,以爱为桥助迷途少年重归正轨。2024年,阳新县司法局为6名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办理跨市县上学手续。
刚柔并济司法盾
守护“迷途少年”
近年来,阳新县法院创新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试点工作,推行少年审判和家事审判融合发展路径,打造少年家事法庭,建立专业审判团队,深化多元解纷工作机制,确保未成年人审判工作高效运转。
严守审判质量生命线,依法严惩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犯罪,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坚实司法保障。该院坚持教育挽救原则,建立全流程帮教,积极开展庭前调查走访、庭中教育挽救、庭后跟踪回访,精准使用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最大限度挽救矫治,为迷途少年重启希望。
此前,学生汪某某因失手打伤同学,被判刑1年,刑满释放后,希望能够继续就读初中,并正常中考。但因此前没有及时办理休学手续,学籍自动进入了九年义务教育毕业库,无法退回。阳新县法院了解情况后,主动履职作为,协调县教育局等部门,发出司法建议,最终帮助汪某某重新回到学堂。
阳新县法院加强对未成年人权益司法保护,2024年,妥善审理涉未成年人抚养、监护等民事案件、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及家庭教育指导令若干件,为未成年人正常学习、生活撑起法治晴空。
“四大检察”聚合力
绘就“护苗”新图景
2025年1月,阳新县人民检察院通过履行检察监督职责,督促相关部门落实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成功帮助梅某取得无犯罪记录证明。凭借这一关键证明,梅某顺利在就职的上市公司转正。
原来,梅某年少时曾因刑事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期两年执行。缓刑期满后,他深刻悔改,不仅踏实工作承担家庭责任,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然而,在就职公司申请转正过程中,其未成年时期的犯罪记录因未封存,导致无法正常开具证明,职业生涯面临重大危机。
这抹暖色只是阳新检察守护未成年人画卷中的一道笔触……近年来,阳新县检察院全面落实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综合运用“四大检察”职能,持续加强法律监督,做深做实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
深化法治教育,通过制发检察建议,切实保障《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施;做实帮教矫治,建立由家长、教师、心理咨询师及办案人员组成的帮教团队,对不捕、不诉的未成年人开展观护帮教和司法服务;强化法律监督,联合多部门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督促落实行业保护责任……
未来,阳新县委政法委将持续深化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建设,以法治护航成长、以制度保障权益、以社会协同织密防护网络,全力构筑安全、健康、和谐的成长生态。